連載十 | “源牌自控”為中國樓控夢想而來
2021-02-03
冷輻射系統是整個珠江城大廈的中樞
作為珠江城項目最大亮點、最核心的系統,冷輻射系統是整座大樓溫濕度調節、新風供應的中樞,承擔室內制冷、通風、天花等功能。系統包括兩部分:末端系統(水冷媒輻射供冷系統、干式風機盤管、需求化置換送風)和冷熱源機房。
末端系統采用溫濕度獨立精確控制
控制原理圖
冷輻射供冷系統的作用是降溫
它根據水良好的熱交換性,采用水作為冷媒,通過精確的溫度檢測,循環降低金屬天花板溫度,由此降低辦公室的溫度。同時,近建筑的玻璃幕墻處由于溫度較高,安裝干式風機盤管來進一步降低室內溫度,形成人工洞穴效應。其實就是冷輻射加風機盤管來降溫。
需求化置換送風的風是吸入建筑物外界的新風,經過過濾,再進行除濕,再經過再熱段把已經經過了除濕的、相對比較干燥的、溫度適合的新風,結合人體要求、房間內濕度的檢測,根據需要通過控制變風量箱調節每個風口的送風量,實現智能化控制。既滿足了房間內人員對溫度的需要又避免了金屬天花板結露,并以高品質空氣質量滿足室內空氣需求。即使溫度、濕度變化范圍較大的房間(如會議室),也能始終精準控制室內環境。
末端系統之外,空調系統還綜合采用了冷凍水梯級使用、冷水機組串機大溫差制冷、排風熱回收、冷凝水回收系統、整個系統的所有電動機全部使用變頻控制、大跨度垂直布置二級調節等具有開創性的方案, 機組結合的方式將新式空調系統的潛力進行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離心機組與螺旋式熱泵機組
冷熱源機房采用大溫差離心機組電制冷和螺桿熱泵機組??照{高溫回水經第一臺制冷機降溫后,再經第二臺制冷機降溫,溫度較低的冷水向新風系統提供低溫冷水處理空調潛熱和除濕,經新風機組升溫后的高溫冷水向室內末端干式風機盤管及冷輻射制冷系統供冷,減少了因輸送質量的做功,實現了按能量品位合理配置冷源、能量的階梯利用,大大提高空調制冷系統的制冷效率,也節省了空調系統的空氣輸送能耗。
開式與閉式冷卻塔
過渡季節利用冷卻塔供冷,利用“免費”冷源降低空調使用能耗, 并供應全新風。
冬季,系統開啟螺桿熱泵機組制熱,給新風機組提供熱水,通過變風量的新風系統送風供暖。
夏季,冷熱源機房采用大溫差冷水機組串聯運行制冷,上游高溫冷水機組供水溫度為11℃,綜合能效比COP比常規大有提高,空調機組效率大大增加,成為有效降低空調能耗的途徑;冷熱源機房的空調供、回水溫差大(6℃/16℃,溫差10℃), 水泵變頻節能運行,同時可減少空調系統的設備用電量,降低空調設備和配電系統投資成本。
新風系統控制原理圖
而空調排風熱回收技術,與新風處理系統相結合。夏季回收剩余冷量,集中預冷新風,冬季回收余熱加濕后送入房間,避免交叉污染,提高熱回收量,大幅降低空調能耗,提高系統效率,節能效果明顯??照{能耗占建筑能耗的40%。項目空調系統內運行的水溫達到16℃即可實現傳統空調12℃冷源風機的制冷效果,室內溫度設定在28℃就可讓人感受到26℃的體感溫度,即室內設計溫度可提高2℃左右,節省空調系統1/3以上的能耗。“冷輻射+需求化置換送風”的空調系統除了顯著提高了室內溫濕度的控制精度,房間空調系統無冷凝水的潮濕表面,送風空氣品質高,確保室內熱舒適穩定性,免去了傳統空調系統空調器的噪聲,改善系統、房間聲學效果,還避免了出風口直接吹向人體帶來的不適感覺。
配以雙層內呼吸式Low-E幕墻、智能遮陽百葉,使熱回收、送新風、回風等技術綜合運用,在大幅度降低空調能耗的同時,全面提升室內辦公環境的舒適、安靜、健康新標準。